一、關于X射線的產生原理和電弧焊的成分分析
空載電壓是電焊機未使用時出的電壓,通常在50V至90V之間,工作電壓是電焊機在焊接過程中輸出的電壓,通常為30伏左右。主要通過大電流產生電弧來進行電焊。
電弧焊不會產生X射線的,要產生X射線需要告訴帶電粒子去撞擊原子核的。這就要求有很高的電勢差(即電壓),而焊接采用的是高電流(范圍在電焊機電流在50-600A),低電壓(30伏左右)。所以不會產生X射線。
x射線產生的三個基本條件:
1、高壓產生的強電場;電子的韌制輻射,用高能電子轟擊金屬,電子在打進金屬的過程中急劇減速,按照電磁學,有加速的帶電粒子會輻射電磁。波,如果電子能量很大,比如上萬電子伏,就可以產生x射線,這是目前實驗室和工廠,醫院等地方用的產生x射線的方法。
2、高真空的空間;
3、有一個能經受高速電子撞擊而產生X射線的靶。
焊條焊接時,電弧溫度在6千到8千度之間,熔池的溫度一般平均在1700度左右,過渡熔滴平均溫度可以達到2300度左右,這個溫度遠遠高過鋼水澆注的溫度,焊條焊接的溫度分為電弧溫度和熔池溫度。
大多數時候是溫度越高,物體發出的電磁波波長越短。因為溫度越高,熱脹冷縮,物體粒子之間間隙越大,致使物體表面間隙產生的小坑的直徑越大,這樣小坑里面的粒子振動的越活躍。即溫度越高,粒子在小坑里的動能越容易得到發揮,粒子的振動頻率越高,所以電磁波波長越短。比如鐵燒紅后,再加溫就變成白色。
二、電弧焊會有輻射的,比如紫外線等。
紫外線,可以引起細菌、病毒等微生物DNA損傷致其死亡,但紫外線燈如果人體被照射后會受到危害。最主要的是對皮膚和眼睛造成危害,人的皮膚如果暴露在比較強的短波紫外線下可能被灼傷,引起光毒反應。皮膚出現紅斑、水腫、脫屑嚴重的可能會起水泡伴有瘙癢、疼痛等癥狀。
如果長期被紫外線照射,還有可能誘發皮膚癌變,眼睛對紫外線也很敏感,急性照射紫外線后,可能會引起結膜和角膜炎癥,甚至可引起角膜水腫、潰瘍,長期照紫外線,還可以引起眼部白內障,甚至導致失明,所以危害很大。另外紫外線燈照射過程中,還會產生刺激性氣體,有的人可能吸入后引起呼吸道癥狀,比如咽痛、咳嗽、呼吸道刺激等,所以在開紫外線燈消毒時,人一定要及時避開,否則就有可能造成損傷和危害。
三、電焊產生的煙霧也是有害的。
電焊的煙霧對人體的危害比較大,可能會刺激呼吸道,引起硅肺病、肺氣腫等。
1、刺激呼吸道
電焊中的煙霧刺激性較強,里面也包含有害的成分,當人體吸入以后,會對鼻腔、口腔等呼吸道產生刺激,引發咳嗽氣喘。
2、硅肺病
使用電焊時出現的煙霧含有有害的物質,比如游離二氧化硅粉末,如果長時間的吸入體內,可能會導致肺部沉淀較多的二氧化硅,使患者的肺組織出現纖維改變,引發硅肺病。
3、肺氣腫
長時間的吸入電焊中的煙霧,很可能會引發肺氣腫,主要是因為電焊中的煙霧會有較多的有害氣體,當進入人的肺部以后,會對肺泡產生刺激,使肺泡中的血液,減少彈性下降,引發肺氣腫。
四、電焊危害的防治措施
焊工第一防:防電弧光輻射
進行焊接作業時,使用勞保用品,穿戴符合要求的穿著比較厚的防紫外線工作服、鞋帽、手套、鞋蓋等,以防電弧輻射和飛濺燙傷。焊工在進行焊接作業時,必須使用鑲有吸收式濾光鏡片的面罩。
焊工第二防:防煙塵污染
身處煙霧繚繞的廠房也是焊工的常態,封閉容器,狹小空間里的焊接更加慘不忍睹,伸手不見五指并非夸大其詞,可見焊接產生的煙塵之大。
煙塵中含有大量的固體顆粒,還有少量的毒性,比如錳元素,就能導致焊工慢性錳中毒,免疫力下降,整天昏昏沉沉,好像生病一樣,但到醫院檢查卻又查不出來。只能在家慢慢調養,把毒排干凈才能恢復。
防止煙塵污染的措施包括:
1,工作環境要有通風設施,環保設備排煙系統凈化裝置,室內煙塵含量不能高于國家標準。
2,封閉環境狹小空間里的焊接,要佩戴送風式面罩,或者防毒面具。
3,普通的環境也要佩戴標準的防護口罩,比如N95口罩。
焊工第三防:防過度勞累
眾所周知,焊工的收入在所有的工種里,算是比較高的,一般的二把刀都能達到日薪300,有證有技術的焊工一天500管吃管住,那都不是事。
正因為收入高,誘惑力大,所有就有些焊工透支勞動,加班加點的干,結果身體沒有得到足夠的休息,長此以往,身體就“亮了紅燈”。
焊工第四防:防放射性射線輻射
射線探傷等焊接無損檢驗時,應注重放射性的防護。氬弧焊使用的釷鎢棒電極中的釷,是天然的放射性元素,也應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以防釷的放射性煙塵進入體內。射線的防護措施有以下幾種。
1,接觸釷鎢棒后以流動水和肥皂洗手,并經常清洗工作服和手套等。
2,選用鈰鎢極,從根本上解決放射性的問題。
3,遠離射線,未婚未育的不建議從事此類工作。
焊工第五防:防噪音污染
焊接作業中噪聲主要來源于等離子弧焊、等離子弧噴涂、旋轉式電弧焊機、風鏟鏟邊及錘擊鋼板等。其防護措施首先是隔離噪聲源,如將等離子弧焊及其噴涂隔離在專門的工作室內操作,將旋轉式電弧焊機放在車間隔墻外;其次是改進工藝,如用矯直機代替敲擊校正;第三是佩戴耳塞、耳罩等個人防護用品。
再次重復一遍這五防:
防電弧光輻射
防煙塵污染
防過度勞累
防放射性射線輻射
防噪音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