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波輪全自動洗衣機由盛水筒、洗衣筒(脫水筒)、波輪、吊桿、水位開關、注水(進水)電磁閥、排水電磁閥(排水泵)、電動機、減速離合器、箱體、箱蓋及控制系統等組成,如下圖所示。
波輪全自動洗衣機的工作原理包括進水、洗滌、排水、漂洗和甩干(脫水)幾部分。而洗滌和漂洗過程還有毛絮過濾功能。
1、洗滌、脫水、進水/排水原理
用戶對水位高低、洗滌和漂洗時間等項目進行設置后,水位開關(傳感器)檢測到筒內無水或水位太低,告知控制系統后,控制系統輸出控制信號使注水電磁閥打開進水口,自來水通過注水電磁閥流入盛水筒內,使水位逐漸升高。當水位到達設置值后,水位開關將水位
到達的檢測信號送給控制系統,控制系統輸出控制信號,使注水電磁閥關閉,注水結束。隨后,控制系統發出控制信號,使電動機供電電路為電動機供電,控制電動機按正轉、停止、反轉的周期運轉,通過傳動帶傳動,減速器減速后驅動波輪正轉、停止、反轉交替工作,帶動筒內的衣物和洗滌液上、下、左、右連續地翻滾,使衣物之間、衣物與筒壁之間進行摩擦,實現去污清洗的目的。
設置的洗滌時間結束后,控制系統切斷電動機的供電回路,同時輸出控制信號接通排水電磁閥的供電回路,電磁鐵動作,不僅使排水電磁閥開始排水,而且還帶動離合器制動臂使離合器的棘爪和棘輪分離,制動帶松開,準備脫水。排水結束后,控制系統控制電動機單向運轉,帶動洗滌筒高速旋轉,將衣物上的水從洗滌筒的脫水孔甩出筒外,實現甩干處理。到達甩干時間后,控制系統切斷排水電磁閥的供電,不僅使排水電磁閥關閉,而且使棘輪將棘爪固定,制動帶抱緊,回到洗滌狀態。重復以上過程,完成第1次和第2次漂洗后,再進行最后的脫水和排水過程。完成以上工作后,控制系統自動切斷電源系統,洗衣工作徹底結束。
2.過濾原理
為了避免洗滌、漂洗過程中產生的毛絮、紙屑等雜物粘到衣物上,洗滌筒內設置了強制過濾系統,如下圖所示。
在洗滌筒內壁上嵌有扁形回水管,回水管的下端為進水口,置于洗滌筒的底部,上端接毛絮過濾器。波輪底部的葉片和洗滌筒底部的擋圈構成一個離心泵。洗滌或漂洗時,波輪旋轉,筒內的水被該離心泵抽到進水口內,通過回水管注入毛絮過濾網,使洗滌水中的毛絮、紙屑等雜物被收集在毛絮過濾網內,而不粘到衣物上,實現過濾清潔的目的。
【提示】部分型號的波輪全自動洗衣機設置了立體循環水流功能,洗滌水通過水道上來后,再通過內筒中部或上端的槽口噴流而出,形成瀑布狀的立體水流,有利于降低纏繞現象和提高洗滌效率,如下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