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要說一下 現在國內老前輩 對接地的認識好多都是錯誤的,什么三項幾線制。都是不規范的說法。
標準存在的接地系統:TN,TT,IT 三大系統。 TN又分為TN-C,TN-C-S,TN-S..
國際電工委員會( IEC )規定的供電方式符號中,第一個字母表示電力(電源)系統對地關系。如 T 表示是中性點直接接地; I 表示所有帶電部分絕緣。
第二個字母表示用電裝置外露的可導電部分對地的關系。如 T 表示設備外殼接地,它與系統中的其他任何接地點無直接關系; N 表示負載采用接零保護。
C:表示PE與N線結合在一起,成為一根PEN線。
S:表示PE與N線分開,也就是常說的三項無線。
TN-C-S:是一開始是PEN,后來再分開成兩根。
TT系統:適用于無等電位聯接的戶外場所。
IT系統:適用于醫院等,當發生單相接地短路時,要求不斷電,繼續工作的場所。一般不引出中線。
TN系統:適用于有等電位聯接的室內場所。
(1)、TN-C 缺點很多,PEN中斷,設備外殼就會帶220,和危險,已經很少采用。
(2)、TN-S:適合內部設有變電所的建筑物。
(3)、TN-C-S適合內部沒有變電所的建筑。到建筑后分開,節省線,而且共模電壓小,抗干擾能力強。
接地的形式基本就介紹這么多。然后有個等電位聯接的概念,這個對接地系統的穩定性 是十分重要的。要做好總等電位聯接,局部等電位聯接,必要時也需要輔助等電位鏈接。
由于我過目前在這方面的認識水平落后,一些建筑的接地系統混亂,導致了各種接地問題。
小弟的認識水平也是相當有限。也是學習階段。更詳細的標準內容,大家可以參考好像是GB50065或者國際IEC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