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機型選擇的基本原則
PLC機型選擇的基本原則是,在功能滿足要求的前提下,選擇最可靠、維護使用最方便以及性能價格比的最優化機型。
在工藝過程比較固定、環境條件較好(維修量較小)的場合,建議選用整體式結構的PLC;其它情況則最好選用模塊式結構的PLC。
對于開關量控制以及以開關量控制為主、帶少量模擬量控制的工程項目中,一般其控制速度無須考慮,因此,選用帶A/D轉換、D/A轉換、加減運算、數據傳送功能的低檔機就能滿足要求。
而在控制比較復雜,控制功能要求比較高的工程項目中(如要實現PID運算、閉環控制、通信聯網等),可視控制規模及復雜程度來選用中檔或高檔機。其中高檔機主要用于大規模過程控制、全PLC的分布式控制系統以及整個工廠的自動化等。根據不同的應用對象,表1列出了PLC的幾種功能選擇。
表1 PLC的功能及應用場合
序 號 |
應用對象 |
功 能 要 求 |
應 用 場 合 |
1 |
替代繼電器 |
繼電器觸點輸入/輸出、邏輯線圈、定時器、計數器 |
替代傳統使用的繼電器,完成條件控制和時序控制功能 |
2 |
數學運算 |
四則數學運算、開方、對數、函數計算、雙倍精度的數學運算 |
設定值控制、流量計算;PID調節、定位控制和工程量單位換算 |
3 |
數據傳送 |
寄存器與數據表的相互傳送等 |
數據庫的生成、信息管理、BAT-CH(批量)控制、診斷和材料處理等 |
4 |
矩陣功能 |
邏輯與、邏輯或、異或、比較、置位(位修改)、移位和變反等 |
這些功能通常按“位”操作,一般用于設備診斷、狀態監控、分類和報警處理等 |
5 |
高級功能 |
表與塊間的傳送、校驗和、雙倍精度運算、對數和反對數、平方根、PID調節等 |
通信速度和方式、與上位計算機的聯網功能、調制解調器等 |
6 |
診斷功能 |
PLC的診斷功能有內診斷和外診斷兩種。內診斷是PLC內部各部件性能和功能的診斷,外診斷是中央處理機與I/O模塊信息交換的診斷 |
-- |
7 |
串行接口(RS-232C) |
一般中型以上的PLC都提供一個或一個以上串行標準接口(RS-232C),以例連接打印機、CRT、上位計算機或另一臺PLC |
-- |
8 |
通信功能 |
現在的PLC能夠支持多種通信協議。比如現在比較流行的工業以太網等 |
對通信有特殊要求的用戶 |
對于一個大型企業系統,應盡量做到機型統一。這樣,同一機型的PLC模塊可互為備用,便于備品備件的采購和管理;同時,其統一的功能及編程方法也有利于技術力量的培訓、技術水平的提高和功能的開發;此外,由于其外部設備通用,資源可以共享,因此,配以上位計算機后即可把控制各獨立系統的多臺PLC聯成一個多級分布式控制系統,這樣便于相互通信,集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