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彩電都是利用CPU進行全自動搜索選臺,有的智能型彩電在接通電源后,若原來沒存儲節目,或儲存的節目已清除,其CPU還能自動地進行搜索選臺,實現“傻瓜”功能。不管彩電是普通型還是智能型,也不管其CPU是PWM控制還是I2C總線控制,選臺原理大體是相同的,下面以電壓合成式高頻頭電路來
分析選臺原理。
當按下自動搜索鍵,CPU接到指令后,其BAND1、BAND2和BAND3(有的CPU無BAND3)發出波段數字信息,送往波段譯碼器,波段譯碼器可以是集成電路,也有的使用分立元件組成,經過譯碼后,把波段數字信息轉換成波段模擬電壓(一般為12V或9V),按次序輪流送往高頻調諧器的VL、VH和U端子,選擇所接收電臺的頻段;同時CPU的調諧端(VT)輸出精密的PWM調寬脈沖(一般為14Bits),經電容濾波后變為5~0V平滑的直流電平,再經調諧三極管倒相、電平轉換后變為2(14)=16348級,每級分辨率為1.835mV的0~30V的調諧電壓加至高頻頭調諧端子。
電視機搜索到了圖象信號后,同步分離將分離出同步信號,電視機利用該信號來作為是否接收到電臺的依據,因此也叫電臺識別信號,該信號被送往CPU的電臺識別腳后,CPU確認已接收到帶臺信號,馬上發出指令,讓其調諧端(VT)放慢搜索速度,以進行更精確的微調,同時取消藍屏,出現圖象。
在接收到圖象信號的同時,圖象中放IC中的AFT電路也輸出呈S形曲線變化的電壓(變化范圍一般是0~4.5V)送到CPU的AFT輸入端,經CPU內部A/D轉化成相對應的數字信息觸發CPU發出存臺指令。當調諧到高頻頭輸出準確的38.00MHz圖象中頻時,AFT輸出電壓正好對應S形曲線的中點(約2.5V),CPU被該電平觸發,立即通過I2C總線或片選端向EEPROM發出存臺指令,把當前的調諧電壓、波段信息、AFT電壓、頻道號、制式等數據,存儲在EEPROM中,同時電視屏幕顯示的頻道號自動向前加1,繼續搜索下一個電臺節目。
有些超大規模小信號處理單片IC(如OM8838),沒有單獨的AFT和識別信號輸出腳,這兩個信息向CPU的傳遞是通過I2C總線完成的,這點要引起注意。
頻率合成式高頻頭的選臺原理與電壓合成式的基本相同,只是其調諧電壓的變化、波段邏輯、AFT電壓等均通過I2C總線傳遞到高頻頭,由高頻頭內I2C總線接收器收到后,自動尋找手控地址,實現調諧目的,故這類高頻頭無波段電壓、AFT電壓引腳,而多了SCL、SDA總線腳,調諧端VT也只要加上固定的33V調諧電壓便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