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汽車前驅、后驅、四驅,看看它們的定義以及各自的優缺點有哪些?
前輪驅動優缺點
前輪驅動指汽車設計中,發動機只驅動一對前輪的動力分配方式。現在,大部分轎車都采用前輪驅動的配置。前輪驅動的汽車上,發動機一般是橫向安裝的,即氣缸的排列方向與車的行走方向垂直,但是也有少數車型的發動機采用縱向安裝。前輪驅動的車輛通常發動機和變速箱也都在汽車前部。
優點
1、增加內部空間:前驅車沒有傳動軸,所以在空間的利用上有更多的余地。
2、造價低、效率高:組件少而且集中,并且由于動力傳遞直接,減少了損耗,運轉效率更高。
3、減輕重量:前驅車的機械組件少而且簡單,所以能減輕不少重量。
缺點
1、操控性差:由于發動機和驅動系統等主要部件都集中在車輛前部,車輛后部配重較輕,后輪很容易失去抓地力,尤其是在濕滑的路面上。
2、轉向不足:由于前輪同時承擔了轉向和驅動的功能,因此先天具有轉向不足的問題,高速過彎轉向不足尤為明顯
3、前橋負荷過大,影響舒適性:前驅車前輪既要負責驅動又要負責轉向,并且由于車輛前部配重較大,前輪的磨損更嚴重,加速或制動時對前橋的負擔過重,抬頭和點頭現象更明顯,影響乘坐的舒適性。
后輪驅動優缺點
后輪驅動是指汽車設計中,發動機的動力只驅動后輪的動力分配方式,后輪驅動車的前輪在行駛時不產生動力,只起到承重和轉向的作用。
后輪驅動車的發動機和變速箱一般采用縱向安置,即發動機的氣缸排列方向與行車方向平行。發動機多數安裝在汽車前部,通過傳動軸驅動安裝在兩個后輪之間的差動器以分配動力到后輪。但是也有發動機中置和發動機后置的設計,多見于跑車。后輪驅動的布局從汽車發明起就出現了。1950年代以前的汽車絕大部分都采用后輪驅動方式。此后隨著前輪驅動和四輪驅動車的普及,后輪驅動車所占的比重逐漸下降。注重加速性的轎車或跑車仍都采用后輪驅動方式,而大部分的中低檔轎車都采用前輪驅動方式。越野車和強調越野性能的皮卡則多采用四輪驅動方式。
優點
1、操控性好:后輪負責驅動,令前輪可專注于轉向工作,因此轉向時的車輛反應更加敏捷。
2、起步加速表現好,舒適度高:車輛汽車起步、加速或爬坡時重心后移,后輪作為驅動輪抓地力增強,有利于車輛起步、加速或爬坡,提供更好的行駛穩定性和舒適度。
3、維修容易:簡化了操縱機構的布局和轉向機構的結構,便于車輛的保養和維修。
缺點
1、成本較高,空間利用不便:后驅車部件多、組裝復雜,生產成本相對較高。
2、牽引力不足、轉向過度:后驅車在過彎時,由于減速重心前移,后輪抓地力減小,很容易導致轉向過度,即一般所說的“甩尾”。
3、動力損耗較大:由于發動機產生的動力需要多經過傳動軸這一步才能傳遞到驅動輪,因此對于動力的損耗必然較前驅車大,一般的使用表現是后驅車較前驅車更廢油一些。
四輪驅動優缺點
四輪驅動,又稱全輪驅動,是指汽車前后輪都有動力。可按行駛路面狀態不同而將發動機輸出扭矩按不同比例分布在前后所有的輪子上,以提高汽車的行駛能力。
一般用4X4或4WD來表示,如果你看見一輛車上標有上述字樣,那就表示該車輛擁有4輪驅動的功能。
四驅分為:適時四驅、分時四驅、全時四驅
01適時四驅
適時四驅(Real-Time)——單純從字面來理解,就是指只有在適當的時候才會的四輪驅動,而在其它情況下仍然是兩輪驅動的驅動系統。這個名稱是有別于需要手動切換兩驅和四驅的分時四驅,以及所有工況下都是四輪驅動的全時四驅而來的。
優點
適時四驅的結構比全時四驅簡單得多,不僅可以有效降低成本,還有利于降低整車重量。它適合于前橫置發動機前驅平臺的車型配備,這使得許多基于這種平臺打造的SUV或者四驅轎車有了裝配四驅系統的可能。
缺點
目前絕大多數適時四驅在前后軸傳遞動力時,會受制于結構本身的缺陷,無法將超過50%以上的動力傳遞給后軸,這使它在主動安全控制方面,沒有全時四驅的調整范圍那么大。
02分時四驅
分時四驅(PART-TIME4WD)—是一種駕駛者可以在兩驅和四驅之間手動選擇的四輪驅動系統,由駕駛員根據路面情況,通過接通或斷開分動器來變化兩輪驅動或四輪驅動模式,這也是越野車或四驅SUV最常見的驅動模式。
優點
分時四驅技術很成熟,結構也比較簡單,可靠性好,加上其不用裝配中央差速鎖,成本要比全時四驅低得多。在正常駕駛時采用兩輪驅動的模式,經濟性更高,靈活性也更出色。而在路況惡劣的情況下,選擇又可以提高車子的通過性。
缺點
分時四驅對于公路來說意義不大,并且對駕駛技術要求較高。因為分時四驅接通后相當于硬軸連接,因此采用四驅模式要非常謹慎。在公路上過彎絕對不能采用四驅模式。在砂石、雨雪、冰面上轉彎也不能用四驅模式。
03全時四驅
全時全輪驅動——簡稱AWD(AllWheelDrive的簡寫)。具體的含義是:汽車在行駛的任何時間,所有輪子均獨立運動。
優點
全時四驅是公路過彎極限最高的傳動方式,它可以實現車輛高速過彎時每個車輪分配到最佳的驅動力。因此這種技術被大量講求操控性能的大排量轎車采用,而裝配它們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有效驅動力和過彎極限。
缺點
全時四驅的結構相對復雜,成本較高,占用的空間也比較大,因此不太適合在定位較低,或者體型較小的車型上裝配。同時全時四驅是要消耗功率的,它的傳遞效率比兩驅要低,對于看重經濟性以及發動機動力較小的車型來說,全時四驅也不太適合裝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