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100熱電阻是鉑熱電阻的一種,它的阻值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改變,又可稱作熱敏電阻,一種常見的溫度傳感器。PT后的100即表示它在0℃時阻值為100歐姆,在100℃時它的阻值約為138.5歐姆。常用于工業溫度檢測或溫度測量。Pt是鉑,化學元素周期表第78號元素。PT-X指的是:鉑在0攝氏度時阻值為X歐姆。通常有PT100、PT1000等等。
熱電阻是中低溫區最常用的一種溫度檢測器。熱電阻測溫是基于金屬導體的電阻值隨溫度的增加而增加這一特性來進行溫度測量的。熱電阻的測溫原理是基于導體或半導體的電阻值隨溫度變化而變化這一特性來測量溫度及與溫度有關的參數。熱電阻大都由純金屬材料制成,目前應用最多的是鉑和銅,現在已開始采用鎳、錳和銠等材料制造熱電阻。熱電阻通常需要把電阻信號通過引線傳遞到計算機控制裝置或者其它二次儀表上。
pt100熱電阻二線制接法
如下圖。變送器通過導線L1、L2給熱電阻施加激勵電流I,測得電勢V1、V2。
計算得Rt:由于連接導線的電阻RL1、RL2無法測得而被計入到熱電阻的電阻值中,使測量結果產生附加誤差。如在100℃時Pt100熱電阻的熱電阻率為0.379Ω/℃,這時若導線的電阻值為2Ω,則會引起的測量誤差為5.3 ℃。
pt100熱電阻三線制接法
PT100鉑電阻傳感器有三條引線,可用A、B、C(或黑、紅、黃)來代表三根線,三根線之間有如下規律:
A與B或C之間的阻值常溫下在110歐左右,B與C之間為0歐,B與C在內部是直通的,原則上B與C沒什么區別。
儀表上接傳感器的固定端子有三個:
A線接在儀表上接傳感器的一個固定的端子,B和C接在儀表上的另外兩個固定端子,B和C線的位置可以互換,但都得接上,如果中間接有加長線,三條導線的規格和長度要相同。
熱電阻的3線和4線接法:是采用2線、3線、4線,主要由使用的二次儀表來決定。
一般顯示儀表提供三線接法,PT100一端出一顆線,另一端出兩顆線,都接儀表,儀表內部通過橋抵消導線電阻。
一般PLC為四線,每端出兩顆線,兩顆接PLC輸出恒流源,PLC通過另兩顆測量PT100上的電壓,也是為了抵消導線電阻,四線精確度最高,三線也可以,兩線最低,具體用法要考慮精度要求和成本。
pt100三線制接線方式原因
PT100熱電阻0℃時電阻值為100Ω,電阻變化率為0.3851Ω/℃。由于其電阻值小,靈敏度高,所以引線的阻值不能忽略不計,采用熱電阻三線式接法可消除引線線路電阻帶來的測量誤差,原理如下:
PT100熱電阻引出的三根導線截面積和長度均相同(即r1=r2=r3),測量鉑電阻的電路一般是不平衡電橋,鉑電阻(Rpt100)作為電橋的一個橋臂電阻,將導線一根(r1)接到電橋的電源端,其余兩根(r2、r3)分別接到鉑電阻所在的橋臂及與其相鄰的橋臂上,這樣兩橋臂都引入了相同阻值的引線電阻,電橋處于平衡狀態,引線線電阻的變化對測量結果沒有任何影響。
pt100四線制接線方式
四線制的引線方式是在熱電阻的根部兩端各連接兩根導線,其中兩根引線為熱電阻提供衡定電流I,把R轉換成電壓信號U,具體接線方法如下圖所示:
四線制可以說是熱電阻測溫理想的接線方式,變送器通過導線L1、L2給熱電阻施加激勵電流I,測得電勢V3、V4,導線L3、L4接入高輸入阻抗電路,IL3=0,IL4=0,因此V4-V3等于熱電阻兩端電壓。
熱電阻種類:
(1)普通型熱電阻
從熱電阻的測溫原理可知,被測溫度的變化是直接通過熱電阻阻值的變化來測量的,因此,熱電阻體的引出線等各種導線電阻的變化會給溫度測量帶來影響。為消除引線電阻的影響同般采用三線制或四線制。
(2)鎧裝熱電阻
鎧裝熱電阻是由感溫元件(電阻體)、引線、絕緣材料、不銹鋼套管組合而成的堅實體,它的外徑一般為φ2--φ8mm,最小可達φmm。與普通型熱電阻相比,它有下列優點:①體積小,內部無空氣隙,熱慣性上,測量滯后小;②機械性能好、耐振,抗沖擊;③能彎曲,便于安裝④使用壽命長。
(3)端面熱電阻
端面熱電阻感溫元件由特殊處理的電阻絲材繞制,緊貼在溫度計端面。它與一般軸向熱電阻相比,能更正確和快速地反映被測端面的實際溫度,適用于測量軸瓦和其他機件的端面溫度。
(4)隔爆型熱電阻
隔爆型熱電阻通過特殊結構的接線盒,把其外殼內部爆炸性混合氣體因受到火花或電弧等影響而發生的爆炸局限在接線盒內,生產現場不會引起爆炸。隔爆型熱電阻可用于Bla--B3c級區內具有爆炸危險場所的溫度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