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3D打印機?
3D打印機(3D Printers),即快速成形技術的一種機器,是一位名為恩里科·迪尼(Enrico Dini)的發明家設計的一種神奇的打印機,它是一種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特殊蠟材、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
3D打印并非是新鮮的技術,這個思想起源于19世紀末的美國,并在20世紀80年代得以發展和推廣。中國物聯網校企聯盟把它稱作“上上個世紀的思想,上個世紀的技術,這個世紀的市場”。
3D打印機又稱三維打印機,是一種累積制造技術,通過打印一層層的粘合材料來制造三維的物體。在3D打印時,軟件通過電腦輔助設計技術(CAD)完成一系列數字切片,并將這些切片的信息傳送到3D打印機上,后者會將連續的薄型層面堆疊起來,直到一個 固態物體成型。
二、產品簡介
三、打印操作
菜單功能
1. 主菜單 2. 功能介紹(1) 預熱:噴頭\熱床預熱操作
(2) 移動:噴頭\熱床位置調節
(3) 歸零:噴頭和熱床回零點
(4)打印:選擇需要打印的模型
(5) EN/中文:簡體中文與英文切換按鈕
(6) 設置:輔助功能設置
(7) 調平:輔助調平
選取對應的點,噴頭會移動到對應位置,調節熱床下的旋鈕進行調平。
(8)擠出:手動進退耗材
操作流程
操作說明
1. 調平第一步:首先需將四個調節螺母全部逆時針擰緊,然后再進行調平操作;
第二步:點擊主界面【歸零】選項,進入“歸零”界面;點擊【歸零】按鈕,噴頭回到零點;
第三步:【返回】主界面,點擊【調平】選項進入調平界面,依次完成四點調平; 噴頭移動到對應的點后,將調平測試卡放置在噴頭與平臺中間,移動調平測試卡檢測平面與噴嘴間距:若調平測試 卡過松,則“順時針”微調旋鈕,減少平臺與噴嘴間距;若調平測試卡過緊,則“逆時針”微調旋鈕,增加平臺與 噴嘴間距,直至移動調平測試卡時紙上有【輕微劃痕且無刮損】,即表示該點已調平。
第一步:選擇【預熱】按鍵,進入預熱菜單;選擇預熱“噴頭 1(E1)”,運用 【+】或【-】按鍵設置 E1 溫度 (參考溫度值:PLA≈200 ℃,ABS≈240 ℃);注:本說明演示的耗材是:PLA
第二步:預熱過程中,將耗材裝上料架,將耗材延進料口插入導料管,直到耗材從導料管的另一端穿出,按住噴頭 左側的按鈕,將耗材線頭沿進料孔插入至進料器夾緊; 第三步:預熱完成后,然后選擇【進料】按鍵,直到噴嘴均勻出絲后,即裝料完成。
第一步:將已切片處理的 Gcode 代碼模型文件,存儲至我司標配的 SD 卡的根目錄下;(切片軟件操作詳見 Cura 切片軟件使用手冊】)
第二步:插入 SD 卡,然后點擊“準備打印”界面中的【打印】按鈕,進入“選擇文件”界面選擇待打印模型文件;
第三步:點擊【開始】按鈕,待溫度達到目標值時, 機器自動進入打印狀態;
第四步:模型打印完成后,設備屏幕將顯示打印完成提示;
第五步:最后取模。打印完成時,噴嘴和打印平臺可能仍處于高溫狀態,務必冷卻后再取模。
4. 耗材更換在模型打印過程中,耗材快使用完時,需進行如下操作進行換料:
(1) 需點擊“正在打印”界面上的【暫停】按鈕,此時 X 軸回原點;
(2) 點擊【更多】按鈕,選擇【換料】選項,點擊【退料】按鈕開始退料; (3) 待退料完成后,將新料裝入進料口,點擊【進料】按鈕,待噴嘴出絲后即完成進料;
(4) 點擊【返回】按鈕,進入“正在打印”界面,再點擊【開始】按鈕恢復打印。
模型打印完成后更換耗材,需要先將打印機噴頭預熱,待溫度到達后,在設置選項中點擊【換料】,然后在換 料界面點擊【退料】按鈕即可開始退料,待耗材退出后,換上新耗材,然后點擊【進料】按鈕,直到噴嘴出絲 即完成進料。切記不能硬拔、冷拔,以免造成噴頭不可修復的損傷。
5. 斷電續打當打印過程,因各種外因導致機器突然斷電而停止打印,可以使用斷電續打功能連接模型進行繼續打印。
注:打印模型的進度只有超過 5%后才可以使用斷電續打功能。
四、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案
測試文件(小豬掛件)
鏈接:https://pan.baidu.com/s/1xE8jcA0UDxZo_BNTBrl_XA?pwd=owcu
提取碼:ow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