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設備上急停按鈕觸點有使用常開觸點(尤其在一些plc輸入上)的,也有使用常閉觸點的。因此,經常有人問起,急停按鈕到底使用常閉觸點,還是使用常開觸點。本人認為,在設計中,在使用急停的場合還是要盡量使用常閉觸點。原因如下:
1.從動作時間上來說
常閉觸點由閉合到斷開的時間要比常開觸點由自然狀態到閉合的時間短的多。也許你要說,哪能少多少呀?這么短的時間無所謂。但我要說,這在發生危險需要急停時,尤為重要。這時,再短的時間,哪怕毫秒級甚至是微秒級的時間也是非常重要的。要知道,事故就是在很短的時間內發生的。你可以想一想,在這么短的時間內,你使用常開觸點可能沒把機器停住或斷開開關,造成了重大機器損壞或人身傷亡事故。但使用常閉觸點就有可能把機器停止或讓人觸電時間短一些,避免這一切的發生。
2.從按鈕機構上來說
我們知道,急停按鈕無論是常閉還是常開觸點,在不按到位(按到底)的情況下,會重新彈起來,從而使動作使效。使用常開觸點時,在急停按鈕未按到位時,急停是未起到任何作用的(因常開觸點未閉合);而使用常閉觸點時就不一樣了,無論急停按鈕按沒按到位,只經觸點動作了,急停就起作用了。
3.從其控制線路上來說
不用多說,急停按鈕最基本的作用就是在緊急情況下的緊急停車,避免機械事故或人身事故。但是,由于機器的長時間運行,線路尤其是急停線路部分,有可能造成故障斷路。這時,如果急停按鈕使用常開觸點,急停部分的線路故障就會發現不了,如果到時用急停按鈕的時候再發現就已經晚了。而用常閉觸點時,當急停部分的線路發生故障時,最多會造成機器的停車,損失會相對小些。
正是基于以上幾點原因,在設計電氣控制系統時,急停按鈕最好還采用常閉觸點。
故障急停是常用的說法,嚴格意義上,應理解為故障緊急中止,就是當故障發生時,相關設備要立即進入到“安全”狀態,安全狀態有可能是停止,也有可能是運行。
PLC的DO設計時,應考慮一旦流程故障,使系統進入安全狀態。
PLC外部的硬件輸入電路與梯形圖中對應的觸點是通過輸入過程映像寄存器聯系起來的。在掃描循環的輸入處理階段,PLC讀取I0.0端子外接的輸入電路的接通/斷開狀態。外部輸入電路接通時,I0.0對應的輸入過程映像寄存器為1狀態,梯形圖中I0.0的常開觸點接通,常閉觸點斷開,反之亦反。
CPU實際上只知道外部輸入電路的通、斷,并不知道外部的輸入電路是什么觸點,或者是多個觸點組成的串并聯電路。輸入模塊可以外接常開觸點,也可以外接常閉觸點。不管外接的是什么觸點,在梯形圖中,可以使用輸入點的常開觸點或常閉觸點。
如果在PLC的外部接線圖中,I0.0端子外接急停按鈕的常開觸點,按下急停按鈕,I0.0對應的輸入過程映像寄存器為1狀態,梯形圖中I0.0的常閉觸點斷開,因此梯形圖中應使用I0.0的常閉觸點。
如果在PLC的外部接線圖中,I0.0端子外接急停按鈕的常閉觸點,未按急停按鈕,它的常閉觸點閉合,I0.0對應的輸入過程映像寄存器為1狀態,梯形圖中I0.0的常開觸點閉合。按下急停按鈕,它的常閉觸點斷開,I0.0對應的輸入過程映像寄存器為0狀態,梯形圖中I0.0的常開觸點斷開,因此梯形圖中應使用I0.0的常開觸點。
綜上所述,可知I0.0端子外接急停按鈕的常閉觸點時,梯形圖中應使用I0.0的常開觸點。
如果在PLC的外部接線圖中,全部使用常開觸點,梯形圖與對應的繼電器電路圖中觸點的常開、常閉類型完全相同。建議在一般情況下盡量用常開觸點提供PLC的輸入信號。
急停按鈕和用于安全保護的限位開關的硬件常閉觸點比常開觸點更為可靠。如果外接的急停按鈕的常開觸點接觸不好或線路斷線,緊急情況時按急停按鈕不起作用。如果PLC外接的是急停按鈕的常閉觸點,出現上述問題時將會使設備停機,有利于及時發現和處理觸點的問題。因此建議用急停按鈕和安全保護的限位開關的常閉觸點給PLC提供輸入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