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路工作原理
該汽車電子節油器電路由晶體管Vl、V2、集成電路IC、繼電器K、電磁閥YVl、YV2和有關外圍元器件組成,如圖所示。
Rl-R3和R5-R7均選用1/4W碳膜電阻器;R4選用lW碳膜電阻器。
RP選用膜式可變電阻器。
Cl-C3選用獨石電容器或滌綸電容器;C4和C5均選用耐壓值為16V的鋁電解電容器。
VDl-VD3選用1N4001或1N4007型硅整流二極管。
VSl選用1/4W、1?8V穩壓二極管,例如1N4614、2CW5O等型號;VS2選用1?5W、6?lV穩壓二極管,例如1N5920等型號。
VLl選用φ5mm的綠色高亮度發光二極管;VU選用φ5mm的紅色發光二極管。
Vl選用S9013型硅NPN型晶體管;V2選用S805O或C8050型硅NPN型晶體管。
IC選用NE555型時基集成電路。
電路中,L為汽車上點火線圈的一次繞組,Sl為汽車分電器上的觸頭開關 (俗稱 《白金")。S2是節油開關,將其安裝在氣門位置螺釘處,與節氣門同時動作 (節氣門打開時,S2斷開;節氣門關閉時,S2接通)。
當汽車起動時,+l2V電源接通,發光二極管VLl點亮。+l2V電壓經電阻器R4限流、降壓及電容器C4濾波、穩壓二極管VS2穩壓后,產生+6V左右的工作電壓,該電壓一路直接供給IC;另一路經電阻器R2、可變電阻器RP加至Vl的集電極上,對電容器C2充電。此時,IC的2腳和6腳為高電平,3腳為低電平,V2處于截止狀態,繼電器K和電磁閥YVl、YV2均不工作,油路處于供油工作狀態。
當汽車發動機開始運轉時,由于Sl的開關作用,使線圈L兩端產生脈沖電壓。此脈沖電壓經隔直電容器Cl、電阻器Rl、鉗位二極管VSl、限幅二極管VDl處理后,加至Vl的基極,使Vl導通,在IC的2腳和6腳上產生低電平脈沖,使IC內部的單穩態觸發器翻轉,由穩態變為暫態,其3腳由低電平變為高電平,使倪的基極為高電平。
汽車在行駛過程中,節油開關S2是由汽車駕駛員在操作油門的同時進行控制的,一般處于斷開狀態,故V2截止,K不吸合,YVl和YV2均不動作,發動機正常供油。當汽車遇到下滑、減速或其他不用油的情況時駕駛員可將油可踏板松下,使S2閉合,V2導通,繼電器K吸合,電磁閥YVl、YV2均動作將油路阻斷,停止向發動機供油,同時發光二極管VL2發光。
兩個電磁閥YVl和YV2分別控制著化油器的迸油道和主量孔。當停止供油時仍能使浮子室內的油平面保持不變,在停止供油后,發動機的轉速隨之下降,汽車點火脈沖的占空比(脈沖周期與脈沖寬度之比)也隨之減小。當在兩個脈沖周期內C2上的充電電壓大于2Vcc/3(4V以上)時,IC內部的單穩態觸發器會由暫態變為穩態,其3腳將由高電平反轉為低電平,使V2截止,K觸頭釋放,電磁閥YVl和YV2均斷電,其閥心復位,化油器恢復供油,保證汽車在最低速或停止狀態下均維持怠速狀態;同時,VL2熄滅,直至重新加速。
安裝與調試
電路焊裝完畢后,將汽車化油器浮子室的原迸油管卸下,在迸油管與浮子室之間裝上進油控制電磁閥YVl;再將主量孔螺釘卸下,換上主量孔控制電磁閥YV2,將節氣門螺釘取下,裝上專用絕緣螺釘,并重新調好怠速。
用手將汽油泵人浮子室內,看兩個電磁閥與化油器連接處是否有漏油現象。檢查無誤后可以試車:
先將汽車變速桿置于空擋位置,起動發動機,待發動機起動運轉后,慢慢給發動機加速,待其正常運轉后再快速將油門踏板放開,若此時VU能點亮,發動機轉速逐漸下降,則說明S2閉合正常,電磁閥YVl和YV2已動作,并將油路阻斷。若發動機轉速降至怠速時,VL2熄滅,則說明電磁閥YVI和YV2巳復位,節油器開始供油,發動機維持怠速運轉。
若松開油門踏板后,VL2顯示時田很短,則可以通過調節可變電阻器RP的阻值使VL2的顯示時間加長,直到發動機轉速下降至怠速時VL2才熄滅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