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8g3ty"><tbody id="8g3ty"><th id="8g3ty"></th></tbody></li>
    <label id="8g3ty"><samp id="8g3ty"></samp></label>
  • <span id="8g3ty"></span>

    1. <center id="8g3ty"><optgroup id="8g3ty"></optgroup></center>
    2. <bdo id="8g3ty"><meter id="8g3ty"><bdo id="8g3ty"></bdo></meter></bdo><center id="8g3ty"><optgroup id="8g3ty"></optgroup></center>
      <label id="8g3ty"><samp id="8g3ty"></samp></label>

    3. 電子開發網

      電子開發網電子設計 | 電子開發網Rss 2.0 會員中心 會員注冊
      搜索: 您現在的位置: 電子開發網 >> 電子開發 >> 單片機 >> 正文

      單片機實現對CF卡的讀寫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1-5-14

      簡述:CF卡是一種包含了控制和大容量Flash存儲器的標準器件,具有容量大、體積小、高性能、攜帶方便等優點,已廣泛應用在數據采集系統和許多消息類電子產品中。本文詳細介紹CF卡在單片機系統中的硬件接口電路,以及單片機對CF卡進行標準文件讀寫的實現,且寫入的文件能被Windo

      引言

               由于CF卡(Compact Flash Card)具有容量大、體積小、高性能、攜帶方便等優點,而且讀寫速度快,可與多種電腦操作系統平臺兼容,因此在數據采集系統中的數據記錄或與PC機之間的數據轉存多采用CF卡。為了在PC機中能方便地進行數據處理,在下位機端必須采用一種標準的格式組織數據,即將數據按照Windows標準文件格式寫入,在PC機端通過讀卡器將寫入CF的內容以標準文件形式讀出。Windows標準文件格式有FAT、FAT32和NTFS。考慮到廣泛使用的 Windows 98系統的CF卡的容量等因素,通常采用FAT(File Allocation Table)文件系統。單片機系統對CF卡的讀寫,就是從底層對它進行直接操作,包括尋址、創建文件和讀寫等。

      1 CF卡簡介

              CF卡內集成了控制器、Flash Memory陣列和讀寫緩沖區,如圖1所示。內置的智能控制器,使外圍電路設計大大簡化,而且完全符合PC機內存卡的國際聯合會PCMCIA (Personal Computer Memory Card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和ATA(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接口規范。實際上,控制器起到了一種協議轉換的作用,即將對Flash Memory的讀寫轉化成了對控制器的訪問,這樣不同的CF卡都可以用單一的機構來讀寫,而不用擔心兼容性問題。CF卡的緩沖區結構,使得外部設備與CF 卡通信的同時,CF卡的片內控制器可以對Flash進行讀寫。這種設計可以增加CF卡數據讀寫的可靠性,同時提高數據傳輸速率。

      CF卡結構圖

              CF卡支持多種接口訪問模式,有符合PCMCIA規范的 Memory Mapped模式、I/O Card模式和符合ATA規范的True IDE模式。上電時,OE(9腳)為低電平,CF卡進入True IDE模式,此時引腳OE也叫ATA SEL;上電時,OE(9腳)為高電平,CF卡進入PCMCIA模式,即Memory Mapped模式或I/O Card模式,此時可通過修改配置選項寄存器進入相應的模式。

      配置選項寄存器格式如下:

      SRESET

      LevelREQ

      conf5

      conf4

      conf3

      conf2

      conf1

      conf0

      SRESET—軟復位信號;

      Level REQ—中斷模式選擇(電平或邊沿觸發)。

      例如,要加入Memory mapped模式,只需要在上電時保證OE為高電平,因為配置選項寄存器的conf5~conf0位的初始化值為“00000”;而要進入I/O Card模式,除了上電時保證OE為高電平外,還要進一步設置conf5~conf0,如表1所列。但是對于具體型號的CF卡而言,下面三種情況也是被 CFA(CF card Association)所允許的:
      ①上電時進入True IDE模式,工作過程中,只要監測到OE變為高,就退出True IDE模式;
      ②允許卡在復位時重新配置;
      ③上電時進入PCMCIA模式,允許過程中,只要監測到OE變為低,就進入True IDE模式。

      表1 模式選擇

      conf5 conf4 conf3 conf2 conf1 conf0 模  式
      0 0 0 0 0 0 Memory map
      0 0 0 0 0 1 I/O Mapped,對應16位系統
      0 0 0 0 1 0 I/O,對應1F0h-1F7h/3F6h-3F3h
      0 0 0 0 1 1 I/O,對應170h-177h/376h-377h


      2、 CF卡與51單片機的接口

             CF卡在PC Memory方式與51芯片的接口電路如圖2所示。由于采用CF卡上電后自動進入的Memory模式,而且不存在對特性寄存器的讀寫,故可將REG接高電平。片選信號CE1和CE2組合可選擇數據位寬度,如表2所列。圖2中CE2接VCC,選用的是8位(D7~D0)數據寬度。
      CF卡與51單片機的接口

      表2 數據寬度選擇

        8位(D7~D0) 8位(D15~D8) 16位 高  阻 
      CE1 0 1 0 1
      CE2 1 0 0 1


             為了實現即插即用的功能,CE卡上提供了兩個用來檢測卡是否存在的引腳(CD1、CD2),由卡內部接地。當主機檢測到與其相連的CD1和CD2兩個引腳同時為低電平時,可判斷出卡與主機相連;否則,卡未與主機相連。

            由于I/O口緊張,RDY/BSY引腳懸空不用,通過查詢狀態寄存器能判斷CF卡是否準備就緒。在實際應用中,由于一次至少要讀寫一個扇區512字節,所以要擴充一塊RAM。我們選用的是62256,容量為 32KB,這樣便可以支持大到2GB 的CF卡(參見下文),增加了其擴展性。

      3、 FAT文件系統

             FAT文件系統是基于DOS的文件系統。常說的FAT有12位的FAT12和16位的FAT16,另外就是32位的FAT32。考慮到CF卡的容量有限,宜選用FAT16。這里只對FAT文件系統作一簡單介紹,更詳細的內容請見參考文獻。

            磁盤的尋址方式有兩種:物理尋址C/H/S(柱面/磁頭/扇區)方式和邏輯塊LBA(Logical Block Addressing)尋址方式。二者之間的轉換關系為:

      LBA地址=(柱面號×磁頭數+磁頭號)×扇區數+扇區數-1

      采用LBA尋址方式,沒有磁頭和磁道的轉換操作,在訪問連續的扇區時,操作速度比物理尋址方式要快,而且也簡化了對磁盤的訪問。

      硬盤的結構布局分為MBR(主引導扇區)和最多4個邏輯分區(含DOS分區或非DOS分區),而在DOS邏輯分區中的磁盤組織如下:

      引導扇區 FAT1 FAT2 根目標區 數據區


              引導扇區DBR(DOS Boot Record):位于LBA 0扇區,包含跳轉指令、廠商標識和DOS版本號、BPB(BIOS Parameter Block,BIOS參數塊)、DOS引導程序、結束標志字AA55。其中BPB包含每扇區字節數、每簇扇區數、每個FAT扇區數、扇區總線、根目錄項數等等參數。

            FAT是給每個文件分配磁盤物理空間的表格。FAT16簇數的上限是2 16,即65536個,每簇扇區數的上限是64個,因此其分區空間的上限為2G。FAT1位于邏輯1扇區。FAT簇映射中,0000表示空簇, FFF0~FFF6備用,FFF8~FFFF表示簇鏈結束,FFF7表示壞簇,其余值表示其后續簇的簇號。圖3所示的文件起始簇號為2,結束簇號為4,共占用2、3、4三個簇。
      FAT表

           簇是存儲文件的最小單位,可以包含多個扇區。當文件本身或文件的最后一簇哪怕只有1個字節,也要占去1簇。這樣,當這種文件很多時,空間的浪費是很可觀的。

           文件目錄表FDT(File Directory Table)是操作系統尋找文件的入口,其內容是每一個文件的目錄。FDT中的每一個目錄項由32個字節組成。前8個字節是文件名,不足時用空格填滿。緊跟著的3個字節是文件擴展名,接下來是10個字節的系統保留字。然后是文件產生的時刻和日期占8個字節,再后的2個字節是文件首簇號,最后4個字節是文件大小。FDT的起始扇區可由FAT的大小計算出,而FAT的大小可在DBR中讀出。

      4 軟件實現

            按照FAT16方式存儲文件,是一個通用的解決方案。因為這樣可以得到現有的DOS和 Windows系統的支持,但是代價是浪費一部分空間,也就是說存儲效率下降了。為了改善這一情況,采用了改進的存儲方法。就是先創建一個空文件,并根據需要為其分配一個大的存儲空間,寫入動作只是從尾部追加數據。這樣就避免了很多小文件的產生,既可以充分利用存儲空間,又可以使地址連續。

            CF卡的讀寫是通過卡內的緩沖區進行的,不支持直接讀寫存儲區域。緩沖區為一個FIFO結構,讀寫順序進行,不支持隨機存取,系統只能一次性地按順序讀完或寫完所有一個或多個扇區。

           設計時使用LBA方式訪問CF卡比較方便,讀寫時只需要先在相應的寄存器寫入LBA地址即可。要設定LBA方式,需訪問驅動器/磁頭寄存器。內存模式下部分寄存器譯碼如表3所列。

      表3 內存模式下部分寄存器譯碼

      REG A10 A9~A4 A3~A0 offset OE=0 WE=0
      1 0 X 0000 0 偶字節讀 側字節寫
      1 0 X 0001 1 錯誤寄存器 特性寄存器
      1 0 X 0010 2 扇區數 扇區數
      1 0 X 0011 3 扇區號(LBA7~0) 扇區號(LBA7~0)
      1 0 X 0100 4 低柱面號(LBA15~8) 低柱面號(LBA15~8)
      1 0 X 0101 5 高柱面號(LBA23~16 高柱面號(LBA23~16)
      1 0 X 0110 6 驅動器/磁頭(LBA27~24) 驅動器/磁頭(LBA27~24)
      1 0 X 0111 7 狀態寄存器 命令寄存器

      驅動器/磁頭寄存器結構如下:

      1 LBA 1 DRV HS3 HS2 HS1 HS0

      LBA—1為LBA方式,0為C/H/S(柱面/磁頭/扇區)方式;DRV—選擇驅動器0或驅動器1;HS3~HS0—LBA27~24,或為C/H/S方式的磁頭號。

             文件創建過程也就是針對FAT和FDT的讀寫過程。首先在 FDT中申請表項,創建文件名稱、屬性、起始簇號、文件大小等,然后修改FAT,分配數據空間,備份FAT。文件存儲就是要先從FDT和FAT中獲得文件的起始簇號和簇號鏈,即LBA 地址。然后,將此地址送給寄存器3、4、5、6(表3中的offset3、4、5、6),向扇區數寄存器填寫讀寫數據所占的扇區個數,再向CF卡的命令寄存器寫入操作的命令字,寫操作30H,讀操作20H。當寫入命令或寫入數據后要查詢狀態寄存器的狀態,以判定CF卡是否準備就緒或寫入成功。狀態寄存器結構如下:

      BUSY RDY DWF DSC DRQ CORR 0 ERR


      各位的值為1時含義如下:

      BUSY—CF卡記,此時不能接受其它命令;

      RDY—卡可以接受命令;

      DWF—寫錯誤;

      DSC—卡準備就緒;

      DRQ—CF卡請求數據傳送;

      CORR—數據錯誤但被修正,不會終止多扇區讀操作;

      ERR—在上一命令以某種錯誤結束,可以在錯誤寄存器中查看錯誤類型。

      下面以向CF卡寫一個扇區數據為例,給出圖4所示流程和C程序代碼。
      寫扇區流程

      bit flag_1,flag_2;

      void cfwr()

      {

      unsigned char status;

      cfwr_comm(0xe0,0x00,0x00,0x6c);

      //寫參數命令,指向邏輯6c扇區

      do{status=PBYTE[0x07]; //讀狀態寄存器

      if((status & 0x01)==0x01)

      flag_1=1; //若ERR=1,置出錯標志,做相應處理

      while(status!=0x58);

      cfwr_dat(); //寫入數據

      do{status=PBYTE[0x07]; //讀狀態寄存器

      if((status & 0x20)==0x20)

      flag_2=1; //若DWF=1時,置出錯標志,做相應處理

      while(status!=0x50);

      }

      void cfwr_comm(unsigned char lba27,lba23,la15,lba7) //寫參數命令函數

      {PBYTE[0x02] 扇區數為1

      PBYTE[0x03]=lba7;

      PBYTE[0x04]=la15;

      PBYTE[0x05]=lba23;

      PBYTE[0x06]=lba27; //設定LBA方式

      PBYTE[0x07]=0x30; //送寫入命令30H

      }

      void cfwr_dat() //寫數據函數

      {unsigned int i,temp;

      unsigned char xdata dat[512]; //dat[]存放一個扇區的數據

      for (i=0;i<512;i++) //連續寫512字節

      {P1=P1 & 0xf8; //選中外部RAM

      temp=dat[i];

      P1++; //根據實際電路選擇中CF卡

      PBYTE[0x00]=temp;}

      }

      5 結論

      筆者在濕度檢測儀中,根據本文所介紹的方法,用CF卡向計算機轉存數據,可以非常方便地對數據進行維護。

      Tags:單片機,CF卡的讀寫  
      責任編輯:admin
      請文明參與討論,禁止漫罵攻擊,不要惡意評論、違禁詞語。 昵稱: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還可以輸入 200 個字
      [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版權聲明 - 在線幫助 - 文章列表
      返回頂部
      刷新頁面
      下到頁底
      晶體管查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天影视色香欲综合久久|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婷婷|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二区爱AV| 亚洲丁香色婷婷综合欲色啪| 色综合久久综合中文综合网| 色天天综合色天天看| 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亚洲视频1 | 亚洲另类激情综合偷自拍图| 久久老色鬼天天综合网观看| 亚洲色偷偷偷综合网| 伊人久久大香线焦AV综合影院| 奇米综合四色77777久久|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2|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 久久伊人久久亚洲综合| 狠狠综合久久av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综合一区柠檬导航|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婷婷九月| 97久久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色hd|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Av| 国产综合精品久久亚洲 |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AV综合久久| 五月婷婷久久综合| 亚洲色欲久久久久综合网| 99热婷婷国产精品综合| 91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 九月婷婷亚洲综合在线|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蜜月| 亚洲人成综合网站7777香蕉| 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综合| 亚洲国产综合AV在线观看| 亚洲AV综合永久无码精品天堂|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